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

English邮箱登录OA登录联系我们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2022-09-19 液氢、氨、甲醇和液态甲烷海上供应链系统的能源效率对比研究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推行气候中和或碳中和,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但可再生电力存在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将可再生电力进行化学储存,以可再生能源载体形式运输至能源需求高的地区或国家,利于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再分配;因此,可再生能源载体的海上供应链是全球产业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全面转型的关键。

查看更多
2022-09-19 权威声音 | 国家能源局长章建华:我国大规模储能、氢能等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推动能源发展变革提供更有力支撑

9月17日,由国家能源局等4部委与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在京召开。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致辞中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转型不断向纵深推进,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查看更多
2022-02-28 重磅:煤炭巨头内蒙古新建3000吨PGA项目!

2022年1月12日,内蒙古政务服务网发布《变更项目备案告知书》,内蒙古荣信化工有限公司3000吨/年草酸二甲酯制聚乙醇酸项目准予备案。

查看更多
2022-03-04 聚焦氢能 | 舍弗勒携手合作伙伴推动LOHC技术发展

舍弗勒与Hydrogenious LOHC Technologies公司及亥姆霍兹埃尔朗根-纽伦堡可再生能源研究所(HIERN)达成合作协议,三方将携手开发采用液态有机氢载体(LOHC)技术的氢燃料电池。这一合作是舍弗勒在推进氢能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查看更多
2021-09-03 填补国内空白 | 中石油“α-烯烃合成成套技术工业试验”项目中交

8月30日,中国石油辛烯等α-烯烃合成成套技术工业试验项目如期中交。该项目是中国石油重大工业现场试验项目,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润滑油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随着项目中交,大庆石化建成国内首套3000吨级1-辛烯合成工业试验装置,工业试验成功后,将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成套技术工艺包,填补国内1-辛烯生产技术空白,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提升中国石油在α-烯烃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

查看更多
2021-10-22 农膜年回收率不足2/3!我国农业“白色污染”大起底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环境研究院教授应光国团队的副研究员张芊芊等全面阐述了我国农膜使用量及其塑料碎片的环境残留量,并评估了农膜使用全生命周期中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的释放量和环境归趋。相关研究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

查看更多
2020-11-11 上海市功能型平台又有新进展!8英寸石墨烯晶圆开启“芯”变革

10月16日举行的2020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超平铜镍合金单晶晶圆、8英寸石墨烯单晶晶圆、锗基石墨烯晶圆等新材料亮相,展示了我国在高质量石墨烯材料领域的创新成果。在上海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的推动下,科研团队实现了这些成果的小批量生产,产品尺寸和质量处于国际“领跑”地位。

查看更多
2020-08-20 高碳烯烃-高碳正构醇-异构醇产业链:正进入产业化阶段

8月13~14日,2020首届烯烃齐聚—高碳醇—异构醇技术与市场论坛在山东滕州举行。会议认为,近年来低碳烯烃、煤制油的发展,为高碳烯烃提供了原料支持,今后高碳烯烃应用会越来越广泛。高碳烯烃羰基化的高碳醇—异构醇是合成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增塑剂等多种精细化工产品的主要基础原料,以高碳烯烃为原料的精细化工产业链将迎来市场机遇。

查看更多
2020-07-10 Nature封面:每天工作21.5小时的AI化学家,8天内完成688个实验,已自主发现一种全新催化剂

近日,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的开发了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化学家。 这款机器人化学家具有人形特征,可以在标准实验室中自己工作,像人类一样使用各种实验仪器。然而,与人类不同的是,这种机器人具有无限的耐心,可以同时考虑数十个维度的变量,每天工作 21.5 个小时,剩下的时间用于暂停充电。 更重要地是,这种机器人可以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在第一次测试中,这个 1.75 米高的 AI 机器人在 8 天时间里独立完成了 668 个实验,并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化学催化剂。这一重磅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最新一期的 Nature 杂志上。

查看更多
2020-07-10 程寒松:常温常压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开创氢能利用新时代!

氢能被誉为“终极能源”,是国际上公认的清洁能源,但目前尚未大规模应用。根本原因在于氢气具有桀傲不驯的特性:易燃、易爆、常温常压下难于储存、运输。美国能源部前部长朱棣文将其归纳为氢能利用的四大难题之一。因此,突破氢气应用瓶颈成为科学界梦寐以求的目标。中国地质大学特聘教授程寒松教授团队成功攻克氢能大规模应用的技术瓶颈,开发出了常温常压条件下有机液态储氢技术。

查看更多
2020-07-10 手握“瓶刷”,给你“3D打印”点颜色看看

花朵的颜色多来自色素,色素吸收或者反射特定波长的光产生色彩;而蝴蝶或者变色龙的颜色源于这些生物体表的细微结构——比如纳米“光子晶体”( photonic crystal,PC)——对光的散射、衍射和干涉等,这种现象也就是所谓的“结构色”。结构色有很多优势,比如不易褪色、不怕水洗、颜色可调等。不过,使用目前流行的3D打印技术还无法方便快捷的实现结构色。

查看更多
2020-06-16 3D打印MOFs负载多孔陶瓷实现有机污染物高效催化降解

催化降解是处理有机污染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Metal-organic frameworks),因表面积高、孔结构可调控以及活性位点多等特点,已成为一种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新型催化材料。

查看更多
2020-05-20 DOE资助1400万美元支持先进煤化工技术研发

美国能源部(DOE)日前宣布在“先进煤化工技术”主题框架下资助1400万美元支持先进煤化工技术研发,旨在研发高性能低成本的煤基原料化学加工转化技术,以实现煤基原料到高价值材料的高效经济转化。本次资助将聚焦五大技术主题领域

查看更多
2020-05-20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实现功能化聚烯烃性弹性体的制备

本文中该课题组首先制备了含有大位阻叔丁基取代的二亚胺钯催化剂1-2,其在乙烯聚合中具有中等的聚合活性(105g/(mol Pd·h)),能够制备具有高分子量(Mn 高达 45.58 ×104)中等支化结构(60/1000C)的聚乙烯。同时他们在同一条件下,利用已报道的大位阻钯催化剂3-7同样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支化的高分子量聚乙烯

查看更多
2020-05-11 《Science》:人工叶绿体将CO2转化为仅由光驱动的多碳分子

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陆地生物研究所与法国波尔多大学合作,通过微流体技术制造出了人工叶绿体,它们通过一种自然没有的途径,利用光来驱动二氧化碳的固定。该方法可用于从环境中捕获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分子,如染料和药物。相关文章以“Light-powered CO2 fixation in a chloroplast mimic with natural and synthetic parts”为题发表在了《Science》上。

查看更多
2020-04-30 日本建成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制氢示范厂

近日,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宣布由其牵头,东芝能源系统与解决方案公司、东北电力株式会社和岩谷产业株式会社共同参与的全球最大规模(10 MW)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示范厂(FH2R)在福岛顺利竣工

查看更多
2020-04-28 DOE资助建筑节能前沿技术研发项目

美国能源部(DOE)日前宣布资助7400万美元支持先进建筑节能技术研发,旨在整合国家实验室、大学和企业研究力量来共同研究、开发和测试灵活高效的节能建筑和建筑系统技术,提高建筑物和电网能效,减少全美的建筑能耗。

查看更多
2020-04-28 傅成玉:低油价或将持续一至三年

“低油价将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这不是疫情导致的低油价,而是根本供需关系导致的。”4月26日晚,中石化集团原董事长傅成玉在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线上会议中,对当前的油市低迷格局做出上述判断,并认为低油价将持续1至3年。

查看更多
2020-04-20 1克材料铺满1.3个足球场!超高孔隙率的神奇材料问世,有望改变整个储气行业 | 专访

氢气和甲烷等能源气体对人们来说,是当下关键且环保的能源载体。然而如何良好地储存这类气体,是限制人们使用的重要瓶颈问题。

查看更多
2020-04-16 石墨烯血管,真的可行么?

石墨烯和我们的距离,真的越来越近了。且不说学术界每年数以万计的论文、动辄上千万上亿的研究经费,就连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已经能看到石墨烯的影子。打开万能的某宝,输入“石墨烯”就可以搜到千奇百怪的商品,绝对可以满足你的想象力。

查看更多
2020-04-15 储能+制氢,破局消纳对光伏行业的限制

未来光伏的新增量,已经受限于电网的消纳能力。为了破解这一困境,光伏电站投资企业积极探索,“光伏+储能”、“光伏+制氢”是目前最受青睐的两种方式。

查看更多
2020-04-14 催化合成氨未来何去何从

近日,巴斯大学化学工程系 Alfred K. Hilla 和剑桥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Collin Smithb 和 Laura Torrente-Murcianob 一同在能源类顶级期刊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上发表了题为 Current and future role of Haber-Bosch ammonia in a carbon-free energy landscape。在文章摘要中高度概括了催化合成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查看更多
2020-04-02 以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为抓手探索科技体系融合创新模式

我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对应的两套科技体系要实现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亟需在体制机制、资源配置、科研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新的突破和探索。本文对近年来呈现出较强的创新竞争力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基本特征和在跨越创新障碍方面优越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两大科技体系融合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和已有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以军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性质的协同创新平台为核心,打造由企业群、园区、投融资和政策体系等构成的创新生态,形成“平台+环境”的两大科技体系融合创新的模式。

查看更多
2020-04-01 警惕!油价跌破20美元,创18年来历史新低

刚刚,国际油价又暴跌至另一新低点。 2020年3月30日,WTI原油跌破20美元,一度触达19.92 美元\桶新低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自2002年2月以来,长达18年的时间中,首次跌破20美元\桶。这一价格也轻而易举的打破了2014-2016年油价暴跌周期的最低点。

查看更多
2020-04-01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能源行业影响分析汇编(二)

作为全球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的能源需求和供应情况及发展前景将对世界造成极大影响。此外,我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源供需停滞也将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连锁反应。

查看更多
2020-04-01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能源行业影响分析汇编(一)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威胁人类健康并冲击全球经济,已成为近年来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作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命脉,全球和我国能源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重大影响。我国为应对疫情危机,采取了全球最严格的管控措施。

查看更多
2020-04-01 从0到1的突破!麻省理工团队实现导电聚合物的“升维”制造 | 独家专访

3D 打印早已火遍全球。相较于传统的制造工艺,3D 打印能够轻松实现器件结构更高的精度和复杂度。但除了关注器件的结构,如何让材料本身在 3D 打印加工过程中保留独特的材料特性,成为一个有 “灵魂” 的器件,也是一大重点研究方向。

查看更多
2020-03-20 DOE资助1500万美元支持碳利用技术研发

1月7日,美国能源部(DOE)宣布在“碳利用计划”框架下资助1500万美元支持碳利用技术研发,旨在开发利用电力或其他工业排放的CO2为原料生产增值产品的技术,以降低碳捕集成本和减少碳排放。本次资助主要聚焦3大主题领域,包括:合成高价值有机产品;合成固体碳产品等无机材料;捕集CO2用于藻类培养。

查看更多
2020-03-17 比肩碳纤维!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述说“化纤强国梦”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与对位芳纶、碳纤维并称当今世界三大高科技特种纤维,具有强度高、模量高、质量轻、防弹、防刺、防割、防海水性好、耐化学腐蚀、抗紫外线、耐磨度高、耐低温等显著优点,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安全防护、工程建筑、海洋渔业、民用纺织品等领域。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生产和出口国,产业规模不断增长,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并且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技术垄断和产品禁售的局面。

查看更多
2020-03-17 考虑到低成本部署 纽约电力局转向锌空气电池储能技术

纽约电力局(NYPA)上周宣布了与开发商Zinc8 Energy Solutions一起安装示范锌空气储能系统的计划。据外媒报道,该100 kW/1 MWh的储能项目源于NYPA去年进行的一项“创新挑战”,将其作为满足电网需求的备用电源。

查看更多

电话:021-37896100

邮箱:icti@shicti.com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鼎源路300号11号楼

网址:http://www.shicti.cn/

沪公网安

31011702007798 沪ICP备19009172号-3 Copyright © 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